供應鏈金融
供應鏈的最終目的是滿足客戶需求,降低成本,實現利潤,具體表現為:
(1)、提高客戶滿意度。這是供應鏈的最終目標,這個目標同時也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
(2)、提高企業管理水平。供應鏈的重要內容就是流程上的再造與設計,這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管理流程,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,同時,隨著企業供應鏈流程的推進和實施、應用,企業管理的系統化和標準化將會有極大的改進,這些都有助于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。
(3)、節約交易成本。結合電子商務整合供應鏈將大大降低供應鏈內各環節的交易成本,縮短交易時間。
(4)、降低存貨水平:通過擴展組織的邊界,供應商能夠隨時掌握存貨信息,組織生產,及時補充,因此企業已無必要維持較高的存貨水平。
(5)、降低采購成本,促進供應商管理。由于供應商能夠方便地取得存貨和采購信息,應用于采購管理的人員等都可以從這種低價值的勞動中解脫出來,從事具有更高價值的工作。
(6)、減少循環周期。通過供應鏈的自動化,預測的精確度將大幅度的提高,這將導致企業不僅能生產出需要的產品,而且能減少生產的時間,提高顧客滿意度。
(7)、收入和利潤增加。通過組織邊界的延伸,企業能履行它們的合同,增加收入并維持和增加市場份額。
(8)、網絡的擴張。供應鏈本身就代表著網絡,一個企業建立了自己的供應鏈系統,本身 就已經建立起了業務網絡。
通過供應鏈管理和優化,企業可以達到以下多方面的效益:
(1)、總供應鏈管理成本(占收入的百分比)降低超過10%;
(2)、中型企業的準時交貨率提高15%;
(3)、訂單滿足提前期縮短25~35%;
(4)、中型企業的增值生產率提高超過10%;
(5)、績優企業資產運營業績提高15~20%;
(6)、中型企業的庫存降低3%,績優企業的庫存降低15%;
(7)、績優企業在現金流周轉周期上比一般企業保持40~65天的優勢。
供應鏈金融作為公司的基本業務內容,有著很好的發展基礎。